This is My Table

我们见证着历史

joanna-kosinska-44214-unsplash.jpg

最近刚读完林达先生的《历史在你我身边》,这本书与之前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一路走来一路读等都不一样,内容比较分散,大多是林达先生日常读书中引发的感悟、以及对往事的讲述,显得更为平易近人。

这本书的内容虽然较杂,但大致能归为几个话题:法律、文革、政治正确还有司法制度。读完这本书,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也稍作一些分享。

法律、人性和文革

这本书的前半部大多在讲林达先生在书上看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的文革时期的故事。文革虽然已经结束,但文革的阴影其实并未远去。林达先生对于文革的反思,大多集中在法律和人性两个方面,我试图也从这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白石老人差点成了地主

白石老人生性简朴,且十分传统,通过卖画积攒了一些积蓄,全都用在购买家乡的田产上,因此建国前拥有了不少的土地。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那个年代拥有大量的土地并不是一件好事,且一旦因为土地而被扣上地主的帽子,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不幸。因此白石老人为了自保,给当时的最高领导人上书说明其土地皆为建国前卖画所得购置而来,希望不要因此而被扣上地主的身份,成为人民的敌人。这件事在最高领导人的干预下,通过层层转达,白石老人家乡的政府仅将土地收归国有,未将老人划入阶级敌人的阵营,因此白石老人得以安度晚年。

这件事后来被传为佳话,然而这样的佳话无形中营造了“法律面前不人人平等”对概念。人们也就越来越习惯有名、有权势的人可以享受更为优渥的待遇,甚至可以不需要遵守共同的法律。同样,一个国家的法律在一份批示、一个指示面前就黯然失色,那这样的法律是否真的能约束制定法律的人呢?

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不再信仰法律,遇上问题总会先考虑如何托关系、走后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法治社会也就成了空谈。

个人的反省与国家的进步

谈到对战争的反省,我们都会拿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做比较。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让人们看清了德国人对屠杀犹太人的反省之深刻;而日本至今仍有领导人前往靖国神社祭拜二战战犯,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对历史迥异的态度,也反映在其国民对于历史的认知。

对于我们而言,文革则是我们民族近五十年来最深刻、最痛苦的教训,给太多人造成了灾难。随着1976年拨乱反正,文革虽然已经结束,但文革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我们。当年伤害他人的个体似乎隐去了踪迹,而受害者甚至连一声道歉都得不到。似乎,没有人记得这个巨大的灾难,是由每一个个体造成的。因此,也就没有人反省、没有人道歉,只有无尽的沉默。

中国在这些年越来越好了,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还有一些沉重的包袱,至今无法放下。这些包袱在将来可能会拖慢中国前行的脚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趁早去反省呢?

政治正确?

在我读这本书的几天里,美国的选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结果较为出乎众人的意料,Trump竟然当选下一任美国总统。之前的民调屡屡表明Clinton有着巨大优势,因此NYtimes在选举开始之前认为Clinton的胜率在80%左右,然而最后的选举结果狠狠地打了众人的脸。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多人表示不解,感到忧伤、甚至愤怒,国内网站知乎上也掀起了一轮讨论Trump的热潮。稍微浏览一下这些讨论,大多讲的是Trump的胜利是沉默的大多数的胜利,是对政治正确的反讽,总的来说,就是美国的底层人民受不了民主党的各种伟光正的宣传和令人失望的经济发展。

很久以前,我也很推崇民主党的那一套理念,拥护“司法能动主义”,对“司法原教旨主义”嗤之以鼻,觉得60年代以来美国的平权运动十分伟大。但显然在当下,这些美好的理念反而使美国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其实不仅是美国,欧洲国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宗教自由是应当受到保护的,但极端的宗教主义容易以此为借口发展,美国和欧洲的问题就在于过于政治正确,保护了极端宗教在内的所有宗教。在一些美国人、欧洲人眼里,人肉炸弹执行者是可怜的,需要去拯救他们,而且因为选择性的新闻报道,使得人们无法认识到一个真实的中东世界。

恐怖分子的特征就是不择手段,杀害平民是他们实现目标的公开手段。假如平民死亡能够带来对他们有利的国际舆论,他们完全不会吝惜以他人的生命来换取这样的舆论。如果制造血腥新闻能够对自己有利,恐怖分子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他们在给公众“喂”所谓的“新闻”,以引导舆论走向。不幸的是,他们在这方面常常是成功的。

曾在中东拍摄过纪录片的导演莱霍夫认为:“人们必须结束所谓‘政治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认为这样极端文化的产生,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只是纳粹的一种新形式而已。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没有人尝试为希特勒辩护或者寻找借口。我们曾经为了和德国人民和平相处,也不得不先去打败希特勒。”

可惜的是,这样头脑清醒的西方人是少数,否则我们也不会见到极端伊斯兰盛行在欧美,不会看到难民问题愈演愈烈了。这次美国大选就是对这种政治正确的回击,大概是很多人已经受够了这样的政治正确了吧。

尾声

林达先生的书一如既往的令人欣喜,结合当下的时事来读更有一番趣味。如果有人问我法学要入门要读什么书,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荐林达先生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套书比《法学阶梯》更通俗易懂、更容易入门,让人在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的同时,认识到法律原来这么有用啊。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