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终于在前天傍晚落下帷幕,为之努力了几个月的我,终于可以稍稍舒一口气,不用再担心有做不完的题目和听不完的音频,这样看上去好像挺好的。
考后第一天早晨本想睡到自然醒,哪想到备考期间的生物钟已经固化,尽管不用早起看书做题,但仍然早早醒了,在床上摩挲一会儿,还是下床洗漱吧。
洗漱完毕,打开一罐八宝粥,木然坐在电脑前,原来考好了就是这样的感觉啊?兴奋吗?好像并不。打开软件想要码字,快速地敲下题目,回车之后却怎么都不知道如何开头。的确,没有什么值得讲的。
一位朋友最近保了研,知道这个消息我并不惊讶,一段时间以前就聊过这个话题,大致知道他会留在目前读大学的那座城市,但我也记起了高中时回家路上的闲聊,我们都曾有自己梦想的城市,然而又不得不对现实低头。所以这就叫做现实吧。
最近总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曾经抓到一手好牌,无奈智商太低,总是把一手好牌打成一篇乱局,打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本来井然有序的生活以及可期待的未来,面目全非一点。尤其是现在,走在学校里每一个角落都是熟悉而陌生。宿舍-食堂之间快步往返,不再任何地方停留,生活变小了,变简单了。就好像现在手中只有一张A,那还能怎么打呢?是不是只能期待生活这个对手犯一个幼稚的错误。
接下来,又是一段可以预见的艰苦卓绝的时间,要为一场我不看好,并不期待的考试做些准备。假如说,我可以预见结果,那现在是否还要为之努力呢?但真的又说不准几个月后的考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再往后又该何去何从。
以前自诩看得清未来,甚至有自己的规划,现在想想,很多都是痴人说梦,毕竟客观来讲,很多东西很难得到。努力不一定会幸福,但懒惰下去一定不会幸福。从我身边的人来看,这个道理挺对的。痛苦归痛苦,但不痛苦也就没有快乐可言了,毕竟所有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
大一的朋友大多实习去了,几间宿舍空的空,缺的缺,寂寥得很。去年学期结束之前曾聚在一起喝过酒,那时就断言“这次可能是我们能聚起来的最后一次了”,一语成谶,再往后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再见面。遥祝愿诸君安好。
近来所想,大抵如此。
201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