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合适的态度。这需要具体到一个语境,即面对不同人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交流是合适的?我发现自己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合下经常性的忽视这个问题,给身边人或工作伙伴带去了尴尬和矛盾。因此,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重要。
我曾经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因此很难以合适的态度去交流。我总是忘了在与我对话的人,很可能是我的爱人、我最亲密的伙伴、我的父母,而我可能用的是同一种方式和态度在与他们交流,但显然这样是不对的。毕竟有些人可以原谅你一万次,有些人可能只能原谅你一次。
就拿与爱人的交流来说,我认识到自己与对方应当是平等相待的,而不是高于或者低于对方一等,因此如果在交流中总是抬高或者贬低自己的身份是不合适的,更不应该以一种教育人的姿态同爱人交流。我必须认识到爱人并不是我的同事,更不是我的下属,在很多问题上发生的争执是不必要和无意义的,尤其是在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发生争执甚至是可笑。不应当以“为你好”之名去绑架对方的态度和决定,这不是一个成熟和理性的做法,更体现不出真正的爱。
同样的,在与外人交往时,遇事不起或者少起争执是明智的做法,尤其是在一些敏感或者重要的议题上,因为我知道在当下这个社会想要通过口头辩论或争执说服另一方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需要做的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争执之事或对或错。俗语云:“有理不在声高”,我也需要谨记这句话,用到我日常工作生活中去。
写文章的原因是对自己近期的一些行为的思考,记录在此希望今后自己能尽早察觉自己是否在以合适的态度与他人交流,是否能够让对方舒服且愿意继续交流,提醒自己要摆正态度和珍惜当下。
2018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