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期法律诊所又开课了,受李老师邀请,与小朋友们分享了一下我参加法律诊所的心得体会,也算是对我这几年法律诊所经历的回顾和总结。
可以说,法律诊所让我在扬大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多有趣的目标,也帮助我成功从扬大走了出来,让我不断向前走,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因此很感谢这段经历。
一、引子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赵超,是扬州大学法学院2017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院。
非常感谢李秀华老师邀请我参与到今晚的诊所课堂,让我有机会回顾诊所教育对我这几年成长的帮助,我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诊所教育的看法以及对法律学习的一点心得。
二、学习视野
首先,我认为诊所教育可以拓宽我们的学习视野,让我们得以在更为广阔的天地学习和发展。就拿我本人来说,诊所教育对我的学习视野拓宽是显而易见的。在加入法律诊所之前,尽管我已经接受了两年多法学本科教育,但对法律实务仍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虽然从课本上学到了许多有用的法学知识,但我并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法律实务之中。因此,法律诊所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通过法律诊所我得以接触到需要法律援助的当事人,从而学会如何接待当事人、如何起草法律文书、如何协调和管理案件;通过法律诊所我参加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从而接触到当前学界、实务界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最新观点;通过法律诊所我结识了许多校内外、热衷于法律诊所、提供法律援助的同学、老师和实务工作者,从而让我不再拘泥于扬州大学这个平台。
凡此种种,都是我接触和加入法律诊所后,通过日常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让我得以在大学本科阶段对学术、实务都拥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保持着对新鲜事物和领域的好奇心,去不断探索和接触新事物。
三、公益意识
无论国内国外,法律诊所一般都承载着一定的公益性。例如我们扬州大学婚姻家庭法律诊所,为社会中需要婚姻家庭方面法律援助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同时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与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常识;再比如波士顿大学法学院网络法法律诊所,为波士顿地区以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学生为主体的初创型科技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协助并指导这些年轻的创业者避免法律风险,更好地创业和接受投资,这些都是法律诊所的公益性的体现。
加入法律诊所后,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诊所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用于宣传诊所和为关注者提供法律咨询。此后,我秉持着这种公益意识,思考了如何做一些有益于法律人这个群体的事。因此,在2017年实习时,我设计、制作并运营了“法律尽职调查导航”网站,为法律从业者提供法律检索方面的帮助;2018年夏天我加入了“律盐”公众号运营团队,制作并运营与法律求职有关的微信文章,帮助许多年轻的法律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可以说,法律诊所的教育与实践,让我对公益意识有了更多认识,并不断以自身行为努力实践。
四、法律思维
一名法律人必不可少的是法律思维,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我想是很多人会问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培养法律思维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加强法学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法律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拿我自己来说,在本科学习时,我比较偏好民法、侵权法方向,因此加入法律诊所后,我得以在上述两个法学领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因此接触到李老师邀请来的业界大拿,让我的法律思维得以提高。
我目前主要学习的方向是美国公司法、证券法和国际金融监管。尽管现在学习的内容与本科时有很大的不同,但本科时法律诊所和课堂学习训练了我的法律思维,使得我在学习美国公司法、证券法时经常通过比较中美法律异同的方式来加深对相关规定的记忆。
此外,我认为一个法律人也应当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保持关注,例如上周我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参加哈佛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主题为“如何与中国合作?”的论坛,与来自哈佛大学法学院、商学院、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多位教授、美国多家知名律所的合伙人以及君合律师事务所纽约办公室合伙人共同探讨了“经济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争端”、“在美国中国资本投资的机遇与挑战”等热点问题,帮助我从法律层面了解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并启发我关注到中国资本进入美国投资的限制与合规问题,这些热点问题也能促进我对国际金融监管这门课的学习和认知。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一定要对这些热点法律问题保持关注,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不断在进步的业界同仁。
五、个人成长
我一直有着出国读书的想法,但在接触法律诊所之前这个想法较为原始。当时的我,除了尚且可以的学习成绩以外,并无什么拿得出手的亮点,而申请国外学校时是很看重除学习以外的亮点的。因此,当我进入法律诊所后,我开始了解到如何进行法律实务,什么能力是我们今后从事法律实务时需要的,什么样的思维是我们今后处理案件时应该具备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时大量参加了公益活动、学术活动,在前往波士顿大学法学院读书前,我曾经在多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可以说法律诊所的经历和经验帮助我得到了不错的实习机会,也在我申请国外学校时丰富了我的背景。
因此,我非常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诊所活动,不仅为诊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会从中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若干年后,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会像我一样十分怀念在诊所的日子,并以曾经身为法律诊所的一员而永远骄傲。
谢谢大家!
2019年3月5日
于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