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翟金亮告诉澎湃新闻,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
早上手机推送上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 专家:这是在杀人这则新闻时,我还未意识到这些疫苗流入市场会有多大危害,当我点进新闻看到上述描述时,我被长达五年、25种疫苗、销往18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5.7亿元这一系列数字震惊。换句话讲,从2010年开始,就有数量可观的人接种了这些疫苗,而这些本应用来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疫苗无法起到作用,甚至可能致人死亡,成为害人的疫苗。
疫苗的买主是谁?
公安机关查获庞某卫非法经营疫苗时,她和她的女儿已经经营这项业务5年之久,疫苗销往全国18个省市,这些疫苗的买主是谁?我们必须追问这个问题,是什么人购买了这些疫苗,又将这些疫苗用在了哪里?
按常理而言,医院、疾控中心以及其他有资格提供疫苗注射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购买疫苗时,应当与正规疫苗企业合作,购买和使用符合法律规定疫苗。本案中疫苗不仅销售给许多小诊所、黑诊所,还销售给正规卫生医疗机构,这其中还有多少猫腻?为什么会有正规卫生医疗机构与犯罪嫌疑人合作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现象?如果不对购买端进行整顿,不加强对采购人员严格管理,类似的问题可能还会重演。今天曝出的是疫苗事件,那明天就有可能是假药事件。
查出疫苗的买主还有另一层意义,即尽快追回售出的疫苗,尽可能减小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害。本案中销售的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有些还是临期疫苗,这种疫苗最大的风险是失效,即人接种后无法对相应疾病免疫。对于狂犬病、破伤风等致命传染病,接种无效疫苗后无法防止感染,一旦感染就会危及生命。而对于甲肝、水痘等疾病,人在接种无效疫苗后会认为自身有抗体,而放松警惕,增加感染疾病的可能。
为什么过了5年才发现?
我注意到这起案件从2010年至今已5年,主犯庞某卫在这起案件之前就因为非法经营疫苗被判缓刑,缓刑期间重操旧业继续非法经营疫苗买卖。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难道相关执法、监督机关没有注意到犯罪嫌疑人仍在进行犯罪活动吗?我们知道被判缓刑的罪犯在缓刑期间应当遵纪守法,接受社会监督,相关机关也应当随时了解罪犯的动态,及时发现罪犯再次违法犯罪的情形,并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期。
但这起案件里,我没有看到司法机关、卫生机关等相关机关履行其责任,反倒是看到各方监督的缺失,使得犯罪嫌疑人有恃无恐,将非法经营疫苗当作了事业,经营规模极大,对社会公众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处理这起案件的同时,也必须对相关责任人员调查处理,必要时以渎职罪对相关人员提起公诉,以惩治相关人员因未履行责任造成的重大危害。
另外,我注意到此案涉及的范围很广,涉案金额巨大,必然形成了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条,那么支撑利益链条的上下游机构是哪些公司或机构呢?一对普通的母女是从哪里获得巨量的疫苗?这些涉事企业是否也应为此承担责任呢?我认为,必须要严惩将疫苗出售给这对母女的直接责任人,也必须严惩向这对母女购买疫苗的直接责任人,彻底摧毁这条疫苗利益链,才能达到效果。
我们能怎么办?
当这起案件令社会各界震惊,我们能怎么办?
我注意到有医生提醒:就医请选择正规、大型的医疗机构。在此我也要再次提醒各位,就医请选择正规、大型的医疗机构。如果正规、大型的医疗机构也不能保障用药安全、疫苗安全,那我也不知道今后生病可以去哪里看病、治病了。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抵制三无小诊所、黑诊所,更不要相信游医、民间医生,这些“医生”可能关心钱财远胜于病人的身体健康。
我不清楚这起案件是否会引发社会公众对注射疫苗的恐慌,但我认为如要消除民众的恐慌,就必须严惩案件当事人及其他涉案人士,并加强对医药、疫苗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只有从此方面努力,才不会引起第二次“毒奶事件”,使得民众对国产药品、国产疫苗丧失信心。
我不期待害人的疫苗会自发消失,但我希望能靠法律的制裁和制度的完善净化疫苗行业,使害人的疫苗不再害人。
TableZhao
20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