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My Table

棍棒和兴奋剂

月初终于读完赵瑜的《马家军调查》,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我出生那年。同龄人可能对马家军不熟悉,也不清楚1993-1995那几年围绕马家军的纷扰之事。那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发现那个并不遥远的年代居然那么荒诞无序。

《马家军调查》这本书从马俊仁教练带领王军霞等运动员成功获得世界大赛冠军写起,记述了马教练的训练方式、训练秘诀还有在成名之后卷入的人事纷争、商业纠纷、马家军叛变等内容。读这本书,既让人觉得荒唐,又会让人觉得唏嘘,接下来就聊一聊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吧。

马家军为什么会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国内外田径专家很久,虽然有很多关于马俊仁训练方式的很多传言,但仍不及这本书记述内容的详实。如果让我用两个词概括,那就是棍棒和兴奋剂。

棍棒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这一点在马俊仁和他的队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书中马俊仁管教队员的方式就是打队员,骂队员,甚至还有抄起板凳要对付不服管教的队员,而队员们早已对马教练恶毒的谩骂麻木了。这种粗暴的方式虽然可能逼出了成果,但付出的代价沉重。少女们的自尊心受到重挫,接受教育的机会也被剥夺,连基本的生活水平都无法得到保障。重复的、忽视队员内心的粗暴教育方式最终成为引爆马家军叛变的根本原因,马教练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品尝,令人既痛心又唏嘘。

兴奋剂

早在马家军刚成名,就有人质疑马家军使用兴奋剂。当年体坛使用兴奋剂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游泳队曾因兴奋剂被整体取消比赛资格。马家军也没能在这疯狂的年代保持干净,赵瑜书中第十四章 药魔重创马家军当年因为种种阻力无法刊出,直到近年才得以与世人见面。这章里描述了马家军按时、按量统一注射、服用兴奋剂,还摸索出一套应付飞行药检的方法。种种行为在今天看来触目惊心,我不禁感叹兴奋剂曾经在体坛有如此大的影响。

结语

《马家军调查》这本书成书至今已有20年,中国体坛20年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知棍棒教育的方式有没有被更好的教育方式替代,但兴奋剂问题确实改善了很多。以前唯金牌论的风潮已经逐渐被更理性的思维取代,人们开始学会享受比赛,这是时代进步最好的注脚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