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My Table

心态与位置

入职接近一个月,经手了一些工作,也有了新的思考。

这些思考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态的问题。我之前曾经在很多地方实习过,做过诉讼也做过非诉,对于日常工作基本上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来到公司,并没有很多不适应,很快就进入角色,忙碌但有收获。但慢慢的我也发现了问题,例如我有点畏惧和陌生的同事沟通,如果是需要我和陌生同事协调某个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方职级比我高不少时,我会不太敢去沟通。

我思考了下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因为之前都是实习生的身份,对于律师、合伙人,我的意见更多是辅助和参考,而不用我自己出主意、给意见。现在我是公司的一名正式法务,那我的意见和主意就代表这个问题上法务部门的态度和意见。对于具体的工作来说,即使对方职级比我高很多,但因为我们在同一个项目代表着不同部门出具意见,我们其实就是平等的。对于这个项目来说,不会因为对方职级比我高很多就代表他/她的意见更为重要,而我需要做的是摆正心态、拿出专业度,去处理好经手的每一个项目。

另一个问题是位置。以往我的身份总是乙方,为作为甲方的企业审查合同、提供意见,而现在我是公司法务,在很多项目中我是代表着甲方评审法律风险,给出专业意见。我所处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最开始并没有察觉到,我以为我做的是我熟悉的工作,然而很陌生。

身处公司法务的位置,我在给出意见时更多要考虑业务能否落地,是否会影响公司整体的部署安排;而在外部律师的位置时,我在给出意见时更多是要提示风险,让客户自己做决定是否落地业务。所处位置不同,我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深度、广度也完全不一样,我需要面对的同事、对手也毫不相同,这时候我给出的意见会更为直接地体现在业务经营上。因此,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才能把握好经手的每一份合同、每一个项目。

最后,重归工作的感觉真好。

2019年11月24日
于深圳

评论